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主动公开 > 部门动态 > 正文

达州市达川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三年攻坚显成效

来源: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     发布日期:2021-08-26    点击数:

自2018年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以来,达州市达川区严格落实“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大要求,突出“监测、除治、封控”三个重点,强化“组织推动、创新管理、宣传教育、经费保障、联防联治”五项工作,投入经费8000万元,实施强度择伐430亩,一般择伐60万株,2020年病死松树株数较2018年度下降84%,今年预计将下降90%,基本实现压缩、控制疫情目标。

强化监测,全面摸清疫情。一是织密监测网络。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村组监测网格员由村组干部、护林员组成,负责排查辖区松树枯死情况;乡镇监测人员由派驻林业站工作人员组成,负责辖区枯死松树情况初核、统计、上报;区级监测人员由森防站为主,负责全区枯死松树情况初步鉴定、复查、统计、上报。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投入购置了40多万元监测设施、设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全面监测调查。切实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严格实行每周病死松树零报告制度,做到了疫情早发现、早核实。扎实开展春、秋两季专项普查,在各地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专项复查。同时,拓宽疫情发现途径,建立发现有功、举报有奖的机制,根据情况给予50-200元的奖励。三是严格核查鉴定。严格非疫点乡镇监测,一旦发现松树异常枯死,由区森防机构实地核查枯死原因,疑似松材线虫病的,严格按照规程取样,送市森防站镜检或四川农业大学进行分子鉴定。三年来,共送市森防站检测样品10批次120个,送四川农业大学检测鉴定样品5批次30个,确保了疫情早发现、早报告。

强化除治,全面剿灭疫情。一是突出抓好疫木除治。每年11月启动集中除治,凡病死树强度达到30%以上的一律实行强度择伐,30%以下的实行一般择伐。在除治中坚持采伐与处置、除治与清林“两个同步”,做到当天采伐当天处置,防止疫木过夜流失;在除治疫木时,同步采伐除治枯死木、火灾木、倒伏木等清林对象。翌年4月份,集中开展一次补充除治,对第一轮除治后新增死亡松树进行及时除治。二是突出抓好疫木清理。每年3月-4月松墨天牛羽化前,统一组织对辖区松木及其制品、松木薪材进行全面清理,三年共清查民舍10万余户、木材加工企业100余家、煤矿60家,焚烧松木及薪材约1500吨。三是突出抓好综合防控。采取设置诱木、挂设诱捕器、微创药防注射和直升机防松墨天牛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每年设置诱木200株、挂设诱捕器200套。在铁山、真佛山、金刚寺等重点景区,引进美国技术开展药物微创注射保护古松4000株。争取市林业局直升机防治媒介昆虫松墨天牛5万余亩,对河市镇成都山、铁山林场禁飞区无法进行飞机防治的重点区域开展了地面喷药防治2000亩,有效降低了松墨天牛数量和虫口密度。

强化管控,全面封锁疫情。一是管死“山”上。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规定,除疫木除治性采伐外,暂停松属植物商品性采伐许可办理,确因工程项目占用林地需采伐松树的,一律制定保障措施,落实专人监管,所采伐的松树全部按疫木进行销毁处理。严格疫木管控,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采伐疫木,疫木统一由政府组织专业队伍集中除治。对非法采伐松木的,一律依法严查重处,三年全区共办理行政案件15件。二是卡死“路”上。未经除害处理松木及其制品一律不允许上市流通,禁止从疫区调运松属植物及制品进入达川。对除治采伐的疫木需运输到定点场所处置的,进行全程跟车押运,防止疫木流失。同时,森林公安等执法单位在重要路段进行严密布控,发现违法运输松木的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追溯来源。三是盯死“点”上。全区禁止煤矿企业使用松木作为坑木,禁止使用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木建房、制作家具和包装材料。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专项行动,组织林业站工作人员和检疫执法人员,深入木材加工厂、煤矿、仓库、车站和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全面排查,对非法利用松木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全区共办理森林植物检疫行政案件8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