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主动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达川区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4-01-31    点击数:

达州市达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向建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达州市达川区建区的新纪元。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区委一届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竞争中抢抓机遇,在挑战中积极应对,在困难中砥砺奋进,全区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五区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打下了良好基础。初步统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60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0.3%;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82132万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亿元,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7亿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12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35元,增长12%。

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家,实现利润7亿元,增长7%,完成技改投入27.3亿元,增长1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用水量分别下降8.5%和 9%。工业项目开工6个、加快建设10个、竣工投产5个。煤炭资源整合验收6家、试运行5家,关闭矿井18家。达川工业园区天然气“清达线”迁改、“七通一平” [1]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有序推进,新签约入驻企业2家。粮食产量达45.5万吨,实现“七连增”。建成现代畜牧养殖小区50个,新发展常年性蔬菜基地2300亩、乌梅1.5万亩。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家庭农场7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新建新农村综合体2个、新村聚居点88个。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0.2%。新增年销售额超亿元商贸企业5家、第三方物流企业3家。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等商贸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建农贸市场6个、农村商贸服务中心1个。河市物流园区前期工作及部分拆迁工作迅速启动。达川商贸物流园区新入驻项目6个,开工16个,竣工17个,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投资拉动强劲有力全区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7亿元,其中:建成投运覃家坝水厂等项目17个,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36个,开工建设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等项目29个。储备重点项目300个,编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18个,争取国家、省上投资项目251个、资金26.8亿元。从严监管项目变更及隐蔽工程签证,政府性投资项目新增工程量得到严格控制。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并联审批制度[2]创新实施,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2万余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全面落实,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全区生产总值的61.3%。97个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全面完成。区级部门公务卡改革全面实施。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现到位资金65亿元,增长35.5%,其中省外资金37亿元,增长22.6%。第十六届“渝洽会” 和第十四届“西博会”共签约项目17个、签约资金134亿元。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区城镇化率达39%。31个场镇总规修编完成,杨柳垭五期涵洞建成投用,金南大道、Ⅰ号干道南延线道路一期工程等重要城市道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里坪城市新区完成征地总量的56%、房屋拆迁总面积的84%,防洪治理及滨江景观带工程开工建设。依法出让土地25宗1010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赵家镇和双庙三合寨村等8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村庄。餐饮行业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城区临街建筑外立面专项整治启动实施,拆除城区户外广告6.5万平方米。“两违”整治、 “八城同创” [3]取得阶段性效果。石桥镇被列为四川省“百镇试点行动”重点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桥福路、石永路全面完工,省道201线达川段路面改造、双河口大桥和平滩大桥危改整治顺利完成。整治病险水库25座,新建微水工程465处,2012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面竣工。广达、巴达等8条输电线路加快建设,全区能源输送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投入民生资金14.8亿元全面完成“九民生工程” [4]任务。创新制定并深入实施“十大民生救助制度” [5],保障救助资金4000万元,为5万余名困难群众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救助金、高龄津贴。新增城镇就业59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1%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4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参保3.8万人、14.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9.99%。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开工800套、建成1446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0户,改造农村危房1248户。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540户。减少贫困人口1.35万人。足额兑现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2011年、2013年津补贴及绩效工资调标经费2.77亿元。

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成功。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启动实施,教育城域网基本建成,公办中小学被辞退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险问题妥善解决。中医院完成南迁、县医院主体实现南迁。创建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2个。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成功举办全国第三届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曲艺专场,真佛山庙群、石桥列宁街石牌坊及红军标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以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315”群众工作法[6]全面推广,“大调解”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信访工作实现“四降”目标。办理法律援助515件,惠及弱势群体3370人。“严打”整治深入开展,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统计、档案、保密、老龄、双拥、地方志、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组织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和“守纪律、提效能、惠民生”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工作作风不断转变,政府执行力明显提升。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基本完成。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提请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区政协协商重大事项52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1件、政协提案212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100%、99%。出台规范性文件33件,清理行政权力事项4598项。举办《阳光政务》热线节目12期,办理“区长热线”2310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审减政府投资项目资金5569万元。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我们破难攻坚,勇争一流,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积极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实干、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向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达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达川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划调整后,综合实力整体下降,跌入全市第二方阵;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骨干工业企业和重大项目缺乏,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三是城市拓展空间受限,城市开发秩序不规范,城乡建设开发“两违”现象突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通乡公路等级普遍较低,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五是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土、建设领域和企业改制存在较多遗留问题,政府负债较重,信访秩序不规范;六是政务环境不优,个别干部执行力不强,专业人才缺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解决。

本届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区第一次党代会绘就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宏伟蓝图,必将开启达川发展的崭新征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执行意识,抢抓机遇、跳起摸高、迎难奋进,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在新一轮创业中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大跨越。

本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区第一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提振精气神、开创新纪元,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工作基调,围绕建成“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和川东北经济强区”两大定位,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三大战略,实现“产业强区、城镇兴区、基础固区、文旅靓区、法治安区”五区目标,为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而努力奋斗!

达川的发展战略是: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

——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构建全区竞相发展新格局。提升发展主城区这一核心,增强对全区发展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壮大发展达川工业园区、亭子新城两个城市副中心,大力发展南部、西部、东部三大片区[7]经济和多样化的镇(乡)域经济,加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强镇(乡)、商贸重镇(乡)和文化旅游名镇(乡)。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加快形成“四化”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两化”互动进程,促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推进“三个集中” [8]、深化“三项改革” [9]、加强“五个统筹” [10],促进公共资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和南部、西部、东部三个片区之间均衡配置、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全面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动力和活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思想和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坚持全域谋划、开放布局的理念,构筑完善以城市和产业园区为支撑,由城市中心向四周梯次推进的全域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达川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产业强区、城镇兴区、基础固区、文旅靓区、法治安区”

——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加快实现“产业强区”。围绕建设“川东北经济强区”定位,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增总量,加快建设达川工业园区、达川商贸物流园区和河市物流园区,建立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区经济总量步入川东北地区前列。到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5:57:28,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建成川东北地区物流集散中心。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兴区”。围绕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把城镇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和主战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到2017年,全区城镇化率达47%,主城区建成面积达28平方公里,亭子新城建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镇,3个省级重点镇和6个市级重点镇。

——夯实筑牢发展基础,加快实现“基础固区”。坚持投资拉动、项目支撑,积极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现代基础设施“三大体系”建设。到2017年,实现90%的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乡镇通油路,7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30%的村通客运公交,全面形成区镇(乡)1小时交通经济圈。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全区自来水供水保障率达90%以上。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实现“文旅靓区”。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产值年增长率达15%以上,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重点科技项目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到2017年,实现旅游年收入16亿元。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法治安区”。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发展,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履行义务,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等民生举措全面落实,“315”群众工作法等信访机制有效执行,社会治理创新措施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化解。到2017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0%以上。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统领政府工作全局,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区实际,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力争12%;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力争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力争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力争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力争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力争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力争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十大任务,努力在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五区目标的进程中取得重大突破。

一、推进新型工业,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引领、优先征拆、项目支撑、产城一体”的思路,采用“一区多园”模式,完成达川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区、机电产业园控规编制,加快道路、管网、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七通一平”1000亩、多层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启动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和产业引进试验田,初步形成园区路网骨架,建成园区面积2平方公里,开工建设项目8个,加快建设7个,竣工投产3个。

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按照“做强主导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做实发展平台、大中小微并举”的思路,优化升级煤炭、建材两大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煤矿企业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重点打造机械电子、绿色包装、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用好用活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秦巴电器等企业创新技术,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大力实施“企业十百千”工程[11],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融瑞商贸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以上,扶持中小微型企业68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

二、壮大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突破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强基地、扶龙头、优品牌、建新村、促增收”的思路,大力巩固农业基地建设,创建万亩粮油生产示范区6个,确保粮食总产增加400万斤,种植蔬菜39万亩、乌梅2万亩、青花椒1万亩,新栽、品改水果1万亩,新建现代畜牧养殖小区50个,年出栏生猪86万头。加快推进双庙蔬菜、百节乌梅、石梯水果等三大科技示范园,麻柳—大树十万亩粮经复合基地、管村—石梯十万头生猪基地两大示范带建设。加快发展达川乌梅、安仁柚、米城贡米、达川山胡椒、达州脆李等五大优质品牌,创建市级知名产品2个,申报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5个。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申报市级龙头企业2家,发展种养大户100户,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个。完成赵双木、管石桥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年度任务。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格实行农民增收负责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生态化、小规模、组团式”要求,以乡镇为主体、行政村为单位,科学规划,新建新农村综合体1个、新村聚居点50个。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最大限度保护农村传统、保持农村特色,确保在原有村庄形态上,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巴山新居3个。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构建商贸流通体系。按照“抓项目、建平台、引旗舰、促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城市核心商圈。完成达川商贸物流园区Ⅲ号干道东侧用地规划调整,开工建设五金科技城等8个项目和东西Ⅰ号、Ⅳ号、南北Ⅱ号3条支干道,加快建设好时尚皮革城等专业市场项目4个,竣工运营奔驰汽车4S店、中青家居Ⅱ期等项目18个,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以上。建好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引进沃尔玛、北京华联等大型知名企业,确保南城高端市场、大卖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启动火车站货场一期项目,有序推进河市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全区社会物流增加值增长12%以上。打造石桥商贸重镇和二级商贸配送中心,新(改)建百节等3个农贸市场。

发展保险金融业。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引导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及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实现新增贷款15亿元以上。鼓励企业通过委托贷款、信托产品、设备融资租赁、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力争实现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13亿元以上。组建成都农商行达川支行、中银富登达川村镇银行,稳妥发展融资担保、小额贷款机构,加快形成全省金融聚集示范区。

四、强化城乡统筹,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确保中心区域控规覆盖率、乡镇规划覆盖率、规划执行到位率达到三个100%。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率2个百分点,主城区建成面积达16平方公里。启动城市形象总体策划、亭子新城控详规划编制,完成小河嘴片区、河市物流园区控详规划编制和报批。加快百节、石板、金垭区域连片总体规划编制,实现与经开区无缝对接。

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加快构建“四纵三横一带”城市道路主体框架[12],开工建设Ⅰ号干道南延线道路一期工程,加快建设达州市环线主干道南城北延线道路一期工程,建成西环路“市水务局”路口、三里坪“职中”路口两座人行天桥。加快推进三里坪城市新区征地拆迁等配套工程,建成B线、C线等8条市政道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启动“数字化”城管建设[13],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启动实施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积极申报石桥、麻柳2个国家级重点镇,赵家、渡市2个省级重点镇。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努力形成规范有序的规划建设管理秩序。

五、坚持基础优先,筑牢发展保障根基

掀起大办交通热潮。围绕“建成内外通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目标,大力实施交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四横六纵”交通网络[14]。组建达川交通发展融资平台,做好国省道、一级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全力配合达巴铁路、达营高速公路等过境交通干线建设。开工建设国道542线雷音铺隧道,升级改造国道210线达州南站至大竹界公路27.6公里。启动全区社道公路硬化规划工作,完成2000公里硬化任务。加快金垭、渡市等7座渡改桥建设前期工作,力争2座桥梁开工建设。完成全区乡道以上波形防护栏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路分级常态化管护长效机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围绕“建成大中小微综合配套的水利体系”目标,开工建设石峡子水库,加快推进斑竹沟、三清庙和红旗水库前期工作。新建农建综合示范区3万亩,整治病险水库8座,实施麻柳、平滩、百节3个乡镇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建成明月江集中供水工程。新建、改造“五小”水利工程[15]650处,修建排灌渠12.5公里、蓄水池21口、沉沙凼145个。新增有效灌面2.5万亩,发展节水灌面1.8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平方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

保障现代能源供应。围绕“构建以电网建设为重点的安全稳定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目标,加快建设500千伏亭达线路、巴达线路等输电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全面提升全区电力输送和保障能力。规范有序发展乡镇燃气,大力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新增沼气用户1000户。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稳妥实施各项改革。启动1家国有企业改制,完成5家国有企业改制扫尾工作。清理核实国有资产,规范经营处置程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收益5000万元以上。严格落实区委出台的全面激发乡镇活力措施,足额预算乡镇公用经费、个人经费,按规定返还非税收入、基金收入,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启动实施乡(镇)级公务卡和财政支付信息“大平台”。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16]、并联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民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

积极深化开放合作。突出“全域开放”首要地位,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全面融入成渝,围绕信息产业、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采取“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落实招商优惠政策,简化招商审批程序,实行招商项目手续“全程代办制”,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准确掌握投放动态,强化优化项目储备,重点做好信息消费、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项目筛选包装,确保项目库投资规模始终保持在60亿元以上。创新申报方式,加强汇报衔接,确保争取项目数和资金量分别增长20%以上。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坚持非禁即入、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证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不断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比重。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能等问题,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瓶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全区生产总值的65%。深化全民创业,新培育发展小微企业15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000户。

全力突破要素制约。严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力争向上争取用地指标1000亩,完成土地储备1000亩。开工并完成5个“双挂钩”项目,完成6个土地整理项目、7个土地复垦项目,确保新增耕地5800亩、恢复水毁耕地9000亩。强力抓好财税收入征管,大力争取财政转移支付,积极培育后续财源和新的税收增长点,努力增强财政实力。严格管理区、乡镇、村社债务,认真执行村级“三资托管”制度[17],努力控制区级新增债务,严禁乡镇、村社举债。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七、繁荣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推广,实施院地合作项目10个,申报省级科技创新企业1家。健全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完成26所村小维修改造任务,建成22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6所学校教师周转房和桥湾初中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加快建设达县中学杨柳校区、达县第三中学三里坪校区。举全区之力,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对台、档案、双拥、统计、保密、老龄、慈善、地方志、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

统筹发展文旅事业。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优化配置,加快构建以“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人人看、出门能健身、就近可阅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公共文化综合覆盖网络。深入实施文化“双百”、“双万”工程[18],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文化达川“311”工程[19],深度打造“红色文化、孝善文化、民俗文化”品牌,切实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加快开发“三山两河一湖” [20]文化旅游带,启动仙女山旅游项目建设,完善真佛山景区功能,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

八、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坚持投资项目强制性节能标准,有序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加快小河嘴煤矿等一批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加大“五清五乱”、工业“三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减排任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蓝天”、“绿水”、“青山”三大生态工程。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强力推进州河、明月江支流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完成10.5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补植补造和管护,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等林业生态工程,狠抓城区、新村、主要通道绿化,完成营造林4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0.5个百分点。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村5个,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呼吸新鲜空气。

九、保障民计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以建设民生政府为取向,大力推进九项民生工程,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开工建设乡镇集中供水工程6处,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建成安置房10万平方米以上。新解决城镇就业人员4200人。(3)完成乡镇连接路130公里、村道硬化239公里,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4)建成投用南城2所小学、1所幼儿园。资助贫困学生29万人次。(5)完成仙鹤游园上段休闲广场、民乐街雨污分流和5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6)深入整治城乡环境,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1388户、农村危房1000余户,新建保障性住房680套。(7)完成社会救助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建成27个农村幸福院。(8)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面达100%。抽检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6%以上。(9)完成达县人民医院全面南迁。村(社区)卫生室建成率达95%。(10)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扶贫等五大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城乡低保等相互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孤儿保障、五保供养和残疾人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实效。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1%以内。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46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参保3.85万人、14.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9.99%。

十、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达川

强化安全生产。牢固树立“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科学发展”、“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入实施委托乡镇执法工作,加强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认真落实“315”群众工作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化解群众合理诉求,坚决打击非正常上访。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大调解”体系和运行机制,运用底线思维方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深入实施平安达川建设“20条措施”,大力推广城市社区“13333”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21],不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治安防控“六张网” [22],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区第一次党代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务实创新、敢于担当、清廉为民”的达川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主动作为、规范作为、高效作为,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加快发展。落实区委重大决策。认真执行“五讲”工作方法[23],对区委研究确定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按照“分工负责、一岗双责、负责到底、问责追究”的领导责任制度,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一个一个去攻坚。完善层级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权力清理,促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完善37个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注重勤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

大力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加快建设为民、务实、高效政府。勤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及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政务高效。坚决反对“四风” [24],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落实工作预决算制,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优质服务。进一步规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优化提升并联审批服务,充分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用,打造阳光政务。

三、恪守廉政规定,建设廉洁政府

坚持把恪守廉政规定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惩防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立身不忘人之初,用权不移公仆志,见利不起占有欲,着力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行政权力风险点防控,构建“不能腐败”的制度防线。深化专项治理。大力开展医药购销、公路“三乱”、教育乱收费等各类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重点加强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土地出让等领域的监管。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规定,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加大财务检查、审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扬帆破浪正当时!任重道远,万马奔腾勇争先!达川区成立伊始,百业待举,千帆竞发。让我们在中共达川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争朝夕、务实突破,为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五区目标,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词解释和说明

 

[1] 七通一平: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需具备的条件。“七通”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一平”即场地平整。

[2] 并联审批制度:指改变传统行政审批方式,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实行由一个窗口受理,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3]城同创:指达州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和省级创业型城市。

[4]九项民生工程: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工程。

[5]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即火灾受灾户救助制度、自然灾害受灾户救助制度、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抚慰金制度、特殊病种救助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重点优抚对象“三难”救助制度、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残疾人专项救助制度、贫困精神病人救助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

[6]“315”群众工作法:“3”就是实行三项制度,即实名举报制度、查实奖励制度、诬告查处制度;“1”就是坚持一项原则,即一切信访问题都要在法律、政策框架下研究、解决;“5”就是确保五个到位,即确保解决到位、帮扶到位、处置到位、稳控到位、问责到位。

[7]南部、西部、东部三大片区:南部片区包括百节、马家、赵家、景市、平滩、碑高、双庙、木子、申家、草兴、石板等11个乡镇。西部片区包括渡市、陈家、龙会、罐子、木头、管村、金檀、大堰、赵固、九岭、石梯、桥湾、石桥、五四、香隆、银铁、沿河、永进、洛车、道让、堡子、虎让、米城等23个乡镇。东部片区包括亭子、福善、大风、大树、南岳、万家、黄庭、黄都、麻柳、檀木、东兴、安仁、葫芦、大滩、花红等15个乡镇。

[8]推进“三个集中”:即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9]深化“三项改革”:即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三项改革。

[10]加强“五个统筹”:即加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个统筹。

[11] “企业十百千”工程:即到2017年,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1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中小微型企业1000家。

[12] “四纵三横一带”城市道路主体框架四纵指Ⅰ、Ⅱ、Ⅲ号南北干道和小河嘴片区南北干道,“三横”指东西干道、金南大道、七河路,一带指连接贯穿三里坪城市新区的州河滨江带。

[13] “数字化”城管建设:即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架构。

[14] “四横六纵”交通网络:四横”指巴达万高速公路(通川界-花红-开江界),达川区至营山高速公路(渠县界-龙会-陈家-罐子-管村-幺塘-斌郎-福善-亭子-宣汉界),广元至万州G542线(石梯平昌界至开江界、开江界-麻柳-大风-亭子-江阳-南外-管村-九岭-石梯-石桥-平昌界),万州至洪雅S303线(渠县界-木头-草兴-双庙-赵家-百节-景市-东兴-大滩-葫芦-开县界);“六纵”指达渝高速公路(南外-斌郎-石板-百节-马家-赵家-大竹界),满都拉至防城港G210线(斌郎-石板-百节-马家-赵家-大竹界),百里峡至梁平S201线(开江界-安仁-麻柳-万家-大树-南岳-梁平界),达州至广安S408线(河市-金垭-申家-木子-木头-渠县界),达州至仪陇S409线(渠县界-石桥-石梯-桥湾-赵固-米城-堡子-通川区界),万源至渝北S202线(大竹界-平滩-景市-福善-亭子-宣汉界)。

[15] “五小”水利工程:即小水渠、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 

[16] 两集中两到位:“两集中”指部门内部的行政审批权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内设机构整建制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两到位”指部门向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到位。 

[17] “三资托管”制度:即在不改变村(社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所有权(含债权债务)、使用权、受益权、审批权的基础上,由乡(镇、街道)“三资”托管咨询中心对村(社区)集体“三资”进行委托管理和公开咨询的制度。

[18] 文化“双百”、 “双万”工程:“双百”即百场文艺展演、百部文艺创作;“双万”即万场电影放映、万册图书阅读。

[19] 文化达川“311”工程:即文化建设“三大园区、一支舰队、一张网络”工程,“三大园区”分别指达川孝善文化产业园、达川石桥红色古镇文化产业园、申君历史文化产业园;“一支舰队”指一支文化娱乐旗舰队;“一张网络”指达川公共文化综合覆盖网络。

[20] 三山两河一湖:三山指铁山、真佛山、雷音铺山;两河指巴河、州河;一湖指九龙湖。

[21] 城市社区“13333”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指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导成立一个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并设立网管、便民、保障三个办公室,建立经纬、无线、天眼三张管理网,设置民情信息、便民服务、维稳排调三间服务室,组建便民服务、应急处突、巡查监督三支保障队,系统及时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建立起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的一种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

[22] 治安防控“六张网”:即情报信息网、基础防范网、视频监控网、网络管控网、打击整治网和区域协防网。

[23]五讲”工作方法即“汇报讲全面,请示讲程序,协调讲艺术,执行讲效率,落实讲效果”工作方法。

[24] 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分享到: